教育要闻

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要闻

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同向而行

发布时间:2018-01-16  作者:中国教育报  点击次数:0

  经济转型进入阵痛期、产业升级面临大量人才缺口、人民需求日益增长……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已渗入教育的肌理,成为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回望2017年,教育正在以积极姿态,与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同向而行。

  (一)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教育不断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

  二线城市的“抢人大战”从2017年的盛夏绵延至隆冬,热度依然不减。租房可落户、最低年薪制、买房低于市场价20%、个税减免……多地频繁亮出的“史上最强”人才新政目标非常清晰,就是为城市的持续发展赢得未来。

  在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樊秀峰看来,各城市争夺的是产业转型背景下的第二波人口红利,高学历人才是这次抢人大战最主要的争夺对象。

  这一年,创新创业教育如火如荼,成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抓手和突破口,有力支撑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型国家建设。随着高校原始创造能力提升,高校在轨道交通、量子通信、暗物质等领域取得标志性进展,以科研带动提升国家科技实力。

  高等教育正进入内涵发展的新阶段,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双一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这张施工图上,以2020年、2030年、本世纪中叶为节点,以5年为刻度,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有了清晰的时刻表。这背后,是高等教育扎根中国大地,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主战场、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培养人才的内生动力。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不断向中小城市延伸的职业院校,成为扎根地方、服务地区经济的重要力量。高等职业院校60%的专业点对应地方支柱产业,在校生达546万人,专业发展能力是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的核心。

  (二)

  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尤其是经济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服务转型,一场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正在悄然进行。

  适应制造业升级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拥有创新思维、掌握共性技术和关键工艺的复合型人才成紧缺资源。2017年1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信息化部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2020年的人才缺口将超过1900万人,2025年将接近3000万人。

  而从大环境上看,人才培养的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之间,结构、质量、水平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依然存在。

  聚焦人才的供需矛盾,成为2017年诸多政策的出发点。《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提出把教育与产业统筹融合。十大重点领域,43条重点任务细化落实,《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绘制出制造强国的人才培养规划图,目的为推进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产业转型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制造业要打翻身仗离不开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订单式培养等系列举措正形成职教育人的合力。让职业教育紧扣时代发展脉搏,适应经济社会和市场需求而变化。

  2017年8月底,职教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这一标准通过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将产业的新技术、新工艺直接对接教学和课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教学标准制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扬南介绍,国家战略性和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占到了中职教学标准总数的81%。

  (三)

  瞄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教育每啃下一块硬骨头,都是对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正面回应。

  医学教育连接着教育和医疗两大民生领域,育人质量是其生命线。2017年7月,《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出台,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以国办名义就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出台的文件,规格之高体现重视之重。

  加强全科、儿科等紧缺人才培养,逐步实现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一本招生,加快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补短板、提质量、调结构、重实践,从入口生源、培养过程,到出口质量把关、继续教育,理顺了当前医学教育症结。

  各高校加速布局,继去年8所医学院校增设儿科学专业后,今年又有20所高校恢复儿科学本科专业招生。“缺席”了十几年的儿科专业,再次扩大招生规模。

  回望40年前改变自己命运的那场考试,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称其是“阳关道”。40年后,高考制度迎来系统和全面改革,拓宽了这条道路的边界。变革选人育人模式和理念,为学生创造不同形式的成才机会,人们期待新高考发挥更大的溢出效应。高中阶段普及攻坚战首先在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破题,让贫困学子享受优质的高中教育。上海、北京等地力推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正逐步实现……

  教育啃下的这些硬骨头,是对社会民生最好的回应。它们共同回答教育面向未来的命题,而这不仅是2017年需要作出的回应,还是未来需要长期进行的思考。

  《中国教育报》2018年01月16日第3版 版名:新闻·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