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幼儿文学是了不起的大文学

发布时间:2019-11-01  作者:中国教育新闻网  点击次数:0

  “文学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遗憾的是,一些成人却认为它是一种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对孩子而言,文学是力量,是震撼——这才是幼儿文学的主要价值和功能。”日前,接力出版社在北京举办中国原创幼儿文学理论研讨会。会上,李敬泽、高洪波、金波等20余名作家、画家、评论家围绕“幼儿文学的边界与特征”这一主题进行研讨,呼吁更多的作家、画家拿起笔来为幼儿写作,为幼儿读者描画一个快乐美好的文学世界。

  幼儿文学需要家庭文化的熏陶

  “幼儿文学过去一直被淹没在儿童文学里,没有把它单独分出来强调;幼儿文学的作者队伍不够稳定;有关幼儿文学的理论建设仍需要强化。”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波认为,幼儿文学要从社会、教育、文化等多个角度去关注,才能稳步地向前发展。

  “幼儿文学特别是婴儿这个阶段的文学是听觉的艺术,但在当今儿歌创作中,技巧用得少,而且太单调。”金波表示,幼儿文学的修辞技巧非常多,比如拟人、反复、顶针、复沓等,但在幼儿文学的技巧方面,理论研究还很欠缺,还缺少归纳。

  对于这个问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认为,幼儿文学是了不起的文学。他认为,幼儿文学创作有四大标准:

  第一个标准是“哲思与诗意”——比如,作家佐野洋子的作品《活了100万次的猫》就是哲思与诗意并存,4岁的孩子听了都会泪光闪烁。

  第二个标准是“幽默与童趣”——每个幼儿天生都富有童趣,因此在幼儿文学创作中保有幽默和童趣至关重要,而这也是世界幼儿文学界的共识。

  第三个标准是“语言与读者”——幼儿的语言是浅语,这包括童谣儿歌和童话故事,幼儿是没有阅读能力的,由长辈的语言、教师的语言、父母的语言向他们提供最初的文学萌芽。

  第四个标准是“视角与定位”——高尔基说过,儿童是最可尊敬的人类,幼儿文学创作要保持孩子的特征、尊重孩子……幼儿文学是最具本真意义的成长文学,是系好人生第一颗纽扣的文学,是了不起的文学,谁都不能轻视它。

  儿童立场至为关键

  “在幼儿文学创作中,儿童立场至为关键。如果作家不能很好地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灵性世界,也就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文学创作者。”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副教授、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园长胡华认为,儿童是自然之子、精神之子、哲学之子,幼儿文学的创作,不是把成人的价值观直接嫁接给他们,而是让灵性的语言通过最富美感、最富童趣的叙述方式流入他们的心灵。

  关于儿童立场,儿童文学作家李岫青深有同感,她认为孩子的思维与大人的思维不一样,在幼儿文学创作中,作家应该追逐孩子的思维。

  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则认为,幼儿文学写作取决于作者对美的认识,对审美的把握——流光溢彩是美,大道至简也是美。幼儿文学能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生成最初的美的经验。

  “幼儿文学应该把世界上最好最美的事物写给孩子看,幼儿文学的意义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因为幼儿文学是寻找幸福的百科全书。”秦文君认为。

  “我的感觉”和“你的感觉”走向合二为一

  研讨会现场,与会代表还就幼儿文学的美学风格、边界、视听觉艺术、性别意识、演变等进行了探讨,他们一致认为,幼儿文学是非常难以创作的一种艺术,不论是教育者、学者抑或是出版者、家长,都要重视儿童立场。

  “0-6岁的婴幼儿时期是人生的第一个成长阶段。婴幼儿文学是会对婴幼儿产生至关重要影响的认知手段。”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从出版人的角度表示,做好婴幼儿文学图书的创作理论研究和出版工作,是少儿出版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成员李敬泽高度肯定本次理论研讨会主题的及时性和建设性,他认为“边界”和“特征”这两个关键词,抓准了幼儿文学的要害——孩子是什么样的孩子?我们期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孩子?在这两个既是“边界”也是“特征”的复合之问里,满含着焦虑,而化解这样的焦虑,需要在“边界”和“特征”的双重限定里,知道哪种判断、哪种选择可以既是孩子喜欢的,也是成年人期待的。

  “6岁之前的孩子,判断力尚未完全成熟,这一时期他们的阅读选择要靠成人代为决定。不过,成人的感觉不能直接等同于孩子的感觉,成人的选择更不能忽略孩子的本体感受。”李敬泽认为,幼儿文学是大人们建构出来的文学,因此“我的感觉”和“你的感觉”能不能合二为一,是对幼儿文学作家提出的最大考验,同时也是对幼儿教育、幼儿心理学研究与实践的考验。

  作者:本报记者 冯永亮

  《中国教师报》2019年10月30日第2版 版名:新闻